作为铁福来集团中原学者工作站负责人,张建国长期聚焦煤矿现场,携手铁福来集团联合攻关井下运输难题,历经深耕,中原学者工作站再出利器——掘进工作面长距离穿梭式单轨车人员运输系统。8月29日,中原学者张建国与铁福来集团总工程师武国胜围绕该系统展开现场深度探讨,从技术细节到落地应用逐项复盘,共同见证这一 “硬核装备” 的正式落地。
▲中原学者张建国(右2)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
当前,煤矿掘进机械化虽迅猛发展,但掘进巷道因走向长、环境复杂多变,辅助运输难题始终制约产业升级;以平煤集团为例,其13对高突矿井的100多个掘进面中,90%以上作业人员需步行1.5-2公里、耗时40-50分钟到达岗位,还需携带工具材料,既造成大量时间与体力的无效消耗,又因运输效率低埋下安全隐患,更严重阻碍掘进机械化程度的全面提升。
▲掘进工作面长距离穿梭式单轨车人员运输系统地面试验
作为中原学者工作站的最新研究结晶,该套装备直面当前井下运输的核心难题,具备三大突出优势:一是全方位安全防护,涵盖实时定位、紧急停机、防撞保护、故障预警及照明警示等功能;二是智能管控,可实现视频监控、多站点控制,并预留系统接口便于拓展;三是双模式灵活操作,本地模式支持人工驾驶与定速巡航,远程模式能在调度中心完成方向选择、车辆调配与档位控制,多车运行时还可实现防撞保护与易损件寿命管理。
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显著降低井下人员劳动强度,彻底改变 “人拉肩扛” 的传统运输模式,最终实现 “减人、提效、保安全”的多重突破,为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注入全新动能。
▲智能远程管理系统
铁福来集团中原学者工作站自2023年5月19日揭牌以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作为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集聚的关键平台,工作站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中原学者张建国为带头人,依托中原学者团队的科研支持,持续攻坚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为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和创新型河南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联合攻关的《掘进工作面长距离穿梭式单轨车人员运输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正是工作站 “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铁福来集团将继续携手中原学者张建国团队,以解决井下 “苦脏累险” 为起点,向煤矿瓦斯防治、综合利用等更关键领域突破,为构建智慧矿山、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贡献科技力量!
来源:铁福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