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批河南省创新生态支撑专项经费预算近日正式下达,我市2个省级优秀星创天地和4个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成功获批,共获省级资金支持203万元。该批资金将锚定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平顶山市科技局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主引擎”,在搭平台、强项目、派骨干等方面多点发力,从科技特派员单兵作战,到科技特派团团队攻坚;从星创天地点燃创新创业星火,到农业科技园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激活农业农村创新动能,为我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深耕平台建设,厚植创新沃土。持续开展创新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凝练一批建设水平高、示范带动强、双创要素集聚的农业创新主体。一方面协同推动郏县红牛研究院建设纳入中原农谷科创图谱;另一方面深化校地合作,促成市农科院与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刘志明教授团队深入合作交流,聚焦韭菜高值化深加工、大豆育种等领域共建功能性食品与大豆育种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25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星创天地1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聚焦项目落地,激活产业动能。围绕科技计划项目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建立联动推动机制,指导各类农业领域实施主体申报实施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围绕生物育种、郏县红牛、特色茶树、多功能复合小米醋等产业争取省市项目17项、资金支持933万元。其中,“富硒小麦种植及深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依托叶县20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预计为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成为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的典型样板。
建强人才队伍,赋能地方发展。围绕助推乡村振兴,出台《平顶山市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要求。2023年以来,组建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选派37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累计开展科技帮扶1.9万次、服务6.5万人次,举办技术培训5.6万人次,引进新品种397个、推广新技术894项,真正实现“科技服务到田头、技术增收进农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智动力”。以实施“科技副总”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遴选11名博士到我市河南天成鸽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千宝农业种植责任有限公司等涉农企业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申报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高校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纵深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聚焦生物育种、循环农业、特色产品加工等领域,梯次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聚力攻关核心技术,谋深谋实重大课题,积极对接省、市科技计划,以科技动能激活农业农村现代化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