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园地
【环境科普】新方法制氢 铱使用量减少95%
2024-05-13 浏览次数: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佳欣

 

bfe0aa55de9b4c1bb0148c004fadef6f.png 

晒黑的氧化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D)和分散在氧化锰上的铱(亮点)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该氧化锰电沉积在耐腐蚀的镀铂钛网(E、F、G)上。图片来源: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5月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可持续资源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不改变氢气产生速度的情况下,将反应所需的铱减少了95%。这一突破或有助提高生产“绿氢”的能力。

生产“绿氢”需要一种极其稀有的金属——铱,但铱资源稀缺是个大问题。

研究团队试图绕过这一“瓶颈”。他们希望找到能长时间高速率生产“绿氢”的方法。此次他们成功地使用一种锰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将“绿氢”生产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该研究是通过将锰和铱相结合来实现的。研究人员将单个铱原子散布在氧化锰上,避免它们彼此接触。此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的氢气生成速度与单独使用铱时相同,但铱的用量减少了95%。

研究发现,使用新催化剂,可以82%的效率连续生产超过3000小时的氢气而不会出现性能下降。氧化锰和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相互作用导致铱处于罕见的、高活性的+6氧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