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园地
【生活科普】首例奥密克戎BA.5输入病例披露 新变异株会引发流行新高吗?
2022-05-31 浏览次数: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佳星

5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网站报告了我国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感染者的情况,该感染者427日抵达上海,512日已治愈出院。

在感染力和致病力方面,文章提醒,BA.5新分支的出现已经导致一些国家(如葡萄牙)病例数量的上升,南非4月下旬以来住院人数略有增加或与BA.5新分支的致病力有关。

那么,这种新出现在我国的奥密克戎分支会引发疫情新高吗?

欧洲升级BA.5风险等级

早在2个星期前,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ECDC)便在其官网晋升了BA.5风险等级,将其从值得关注的变异毒株VOI)调整为令人担忧的变异毒株VOC)。

BA.5为什么令人担忧?葡萄牙的感染数量示意图显示,BA.5的感染比例正在取代”BA.2的数据优势。葡萄牙国立卫生研究院预估,BA.5的增长优势比BA.213%。在这样的优势下,跑赢现在的主要变异分支BA.2是迟早的事。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分析认为,尽管该分支目前未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显现出来的高增长优势表明,(如果不有效应对)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在欧盟占据主导地位,引发传播新高峰

有分析梳理了新冠病毒既往变种对于大流行的影响,也预测BA.4BA.5未来可能会传播得更广泛。

BA.5BA.2的子代分支

在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中,人们会看到不同的序列编号命名的新变体,例如BA.2.2BA.2.12.1BA.5等。这些变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例如,美国研究者认为BA.2传播力至少比BA.130%,而BA.2.12.1被认为比BA.2的传播力还要高23%—27%。那么,是数字越大变异越多,传播力越厉害吗?

“BA.5BA.2的子代分支,BA.5BA.2具有更多的突变。病毒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可以理解为它们是同一个大家族的不同家系、不同的分支,不过数字和病毒的感染力、传播力没有必然关联。

童贻刚解释道:因为变异是逐渐积累的,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因此在下一代又会在上一代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变异,但变异位点不同,其对新分支所造成的感染力改变效果也不同,有的变异增强感染力,有的变异也会不产生影响。

BA.5或有超高免疫逃逸能力

童贻刚认为,新的奥密克戎分支大多是由免疫逃逸造成的结果。尽管其感染能力和致病能力仍需要具体分析,但其免疫逃逸能力理论上会增强。

前述报告也认为,新的突变位点使得BA.5更有能力成功免疫逃逸。文中指出:L452RF486V69-70del突变可能会影响BA.5的特性,使其比BA.1BA.2更具有增长优势,这可能主要是由免疫逃逸引起的。

BA.5高超的免疫逃逸能力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似乎已经显现出来。据世卫组织网站510日消息,BA.4BA.5已经导致高免疫力地区的死亡和住院人数增加,这是一个警告,包括疫苗、检测、诊疗等在内的应对措施需要超前于未来的变异毒株。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援引体外研究结果表示,用BA.1感染者血清进行的研究表明,BA.4BA.5感染者都能够逃脱BA.1感染引起的免疫保护。虽然接种疫苗的血清表现更好,但现有疫苗的保护作用确实会减弱。也就是说,BA.1感染者仍会感染BA.5,现有疫苗对BA.5的保护效力会减弱。

BA.5会使核酸检测失效吗?

前述报告还指出,在病毒核酸序列中出现69-70del突变是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中S蛋白基因靶点失败的原因。

目前用于识别病毒的有效手段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依靠PCR反应,对新冠病毒的一段特征序列进行捕捞和识别,而69-70del突变正是识别的关键特征突变,因此只针对S蛋白基因靶点的核酸测序将难以检测出BA.5

报告同时指出,包含多个基因靶点的PCR分析能够保持检测的准确性。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显示,目前我国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是2个靶标(ORF1abN),因此,仍可以有效探测出奥密克戎的变异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