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园地
【信息科普】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 国内博物馆试水数字藏品
2021-12-23 浏览次数:

来源:人民网

作者:夏晓伦

人民网北京1222日电 (记者夏晓伦)数字藏品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是促进文化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活起来的载体。”1221日,河北省博物院副院长赵志良在用数赋智 助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暨数字新文创研讨会上表示。

7b205725e2bf6caf6342f1fafa095956.jpg

河北博物院副院长赵志良。主办方供图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指出,今天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是数字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必须是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今天的文化强国,必须是一个数智文化强国。

据了解,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的数字凭证,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数字藏品品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

目前,蚂蚁、腾讯、百度在内的互联网企业均开展了相关业务。以蚂蚁集团为例,自发起宝藏计划以来,目前已有17家博物馆加入并陆续发行数字藏品,蚂蚁链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数字藏品把文物背后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也是河北博物院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走出了河北数字文创的第一步。赵志良在上述研讨会上说。

河南博物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史自强在现场也展示了其文创数字化的成果,五天前1万份妇好鸮尊数字藏品上线秒空,在今年小长假期间,与支付宝联合上线的支付宝地下室一起考古吧小程序,7天吸引了3000万人在线考古。他认为,豫博这些年一直在探索创新,本质就是用让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做文创,让古艺术与不同的时代特点融合。

与会专家指出,面对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大趋势,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中国文化传播和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占领文化传播和发展制高点,为优质文化内容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优秀的文化内容传播得更快更广、产生更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保护、需要探索,更需要演绎和活化。我们希望蚂蚁链技术能够助力传统文化符号穿越时空,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本次会议的技术支持方,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强调,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数字藏品的炒作行为。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对NFT技术的研究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文化经济将是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主体,每条生产链、每种社会服务、每个物质产品都将体现出文化和符号的力量,本质上,我们要面对一个新命题——如何认定数字文化创意劳动的价值,而NFT等相关技术可以对数字原生内容带来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