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园地
【科普人物】付伟:扎根一线的“螺丝钉”
2021-04-21 浏览次数: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吾布力哈斯木•卡德尔 朱彤

 “咱们大部分员工松紧螺丝钉的时候,螺丝刀抓得不对,导致行动缓慢。应该先把起子头顶在螺丝钉十字口,用手掌适当按压,用手指头快速旋转起子,这样不仅快速松紧,而且松紧力度均匀……”付伟一边做一边解说。

421日,在付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外表看似柔弱,但声音却洪亮的高级技师、技能专家付伟正在给两名员工讲解电气电路安装、接线、盘柜操作要点。

“原来这一简单的活也有秘诀啊,怪不得付师傅5分钟完成操作,我们男的半小时都完不成。她告诉我们干工作也要像螺丝钉一样不断上紧才行。”独山子石化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员工房树森说。

付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18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中的一个。

把故障处理当作自我提升的机会

19937月,付伟毕业于新疆石油学校化工机械专业。从毕业,在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维护二区一线班组,她从事电气设备维护工作已有28个年头。

付伟所在班组负责乙烯厂聚烯烃二联合车间5套装置的电气维护工作。这些1995年建成投用的老装置、老设备,问题比较多。

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维护二区班长吴新军说,付伟利用她非常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保证了聚乙烯、聚丙烯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工作以来,付伟一直把技术钻研放在第一位,每一次遇到的突发事件,她都当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4月上旬,一处设备的两个电机,时常因为卡料导致变频器故障。

“咱不怕!”付伟带领攻关小组、反复调试,解决了问题,大幅减少了故障处理时间。

“换算成经济效益,一次故障处理就能节省5万元。”吴新军说。

分享技术经验

2008年,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付伟一路过关斩将,在中国石油维修电工技能大赛上,摘得一枚金牌,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2012年,付伟成为电气车间唯一的一名女性高级技师。2015年,她又被聘为独山子石化公司技能专家。

2017年,付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成。该工作室成员由劳模、技能专家、技术专家、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

工作室建成以来,积极参与炼化装置技术攻关项目,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难题,分享技术经验,积总结推广创新成果,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的后备技能骨干。

419日上午,付伟正在笔记本电脑上画聚乙烯装置电气系统优化改造路线图。

还没有忙完,班组员工阿依夏木•买合木提过来请教职能鉴定考试中遇到的问题。付伟立刻放下手上的事情开始耐心地讲解:“我们要仔细观察元件的老旧程度,看这里……”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废旧电器元件给阿依夏木看,并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电器元件工作原理。

“我是从别的车间调到这里的,好多电器元件对我来说比较陌生,所以不懂就向付师傅请教。”阿依夏木说。

阿依夏木是去年从别的岗位调到乙烯电气维护二班的3名员工之一。为了加强班组培训,付伟除了每周定期给所有班员讲技术课外,主动和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阿依夏木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辅导。

阿依夏木说:“这次考试之前,付师傅给我提醒接线安装步骤,并把她自己的接线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我用她的方法,顺利通过了考试,衷心感谢付师傅。”

多看 多做 多研究 

付伟到配电室操作或者到装置巡检或排查故障时,总有几个“尾巴”跟着她。朱俊宜是个高个子的小伙子,作为新分员工,在配电室高处操作完全不用梯子,是付伟的好帮手。

他也学会了付伟“多看、多做,多研究”的工作方法。在付伟的指导下,他已经达到了独立顶岗水平。

虽然付伟在一线班组工作,但她通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职工培训中心讲台,开展电气运行方面的培训项目100项,累计培训人数达1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