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园地
【生活科普】睡眠日到了,你的睡眠怎么样?
2021-03-22 浏览次数: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项铮

你知道睡眠有多重要吗?专家告诉我们,睡眠直接影响健康。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高血压、焦虑、抑郁等疾病。

专家告诉我们,睡眠质量至关重要。今年321日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我国睡眠日主题是“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

很多人知道吃饭、喝水、运动的重要性,不知道睡眠不足会引起很多疾病。年轻人熬夜、晚睡,不仅影响白天工作和学习的能力以及情绪,日积月累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睡眠不足导致多种疾病

专家告诉我们,睡眠不足有严重健康隐患。睡眠障碍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

人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进入深度睡眠后,心率、血压、血糖会得到调节。如果破坏睡眠规律,长期睡眠紊乱,很可能增加癌症、心脑血管发病率。

319日召开的“2021年世纪睡眠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介绍,“睡眠紊乱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消化系统、肠道代谢功能,进而影响神经代谢、大脑功能”。陆林院士强调,孩子尤其要保障充足睡眠。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父母花了很多的钱,上了很多的课外班,但是孩子睡眠时间减少,将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对成年人来讲,睡眠不足长期内分泌的紊乱,经常晚期晚起的人,生育能力下降。

睡眠障碍增加老年痴呆风险。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失眠大多伴有睡眠呼吸障碍,睡眠时间短增加心理疾病风险,比如抑郁、焦虑,损害认知功能等,同时会导致代谢性疾病,免疫功能的障碍。

深睡眠、浅睡眠同样重要

脑电图监测发现,睡眠呈周期性变化,不是均一的过程,复杂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对于成年人来说,每90分钟就是一次睡眠周期,这个睡眠周期过程包括从觉醒到进入睡眠,从浅睡眠到深睡眠,再从深睡眠回到浅睡眠,之后进入快速动眼睡眠的过程。一夜完整的健康睡眠包括4-5个睡眠周期。儿童的睡眠周期比较短,约60分钟。

“睡眠有结构和规律周期的变化”,陆林院士介绍,睡眠分浅睡,深睡。深度睡眠很重要。深睡眠对体力、心理功能、记忆维持,大脑代谢至关重要。如果深睡眠少,甚至没有深度睡眠,日积月累就会生病。

前半夜的睡眠重要还是后半夜的睡眠重要?深睡眠重要还是浅睡眠重要?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表示,两者都很重要。只有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过程,才是健康的睡眠。每个睡眠周期过程都不太一样。大体来说,前半夜深睡眠比例高,后半夜快速动眼睡眠的比例非常高。

怎么才能睡得好?

陆林院士建议晚上11点左右睡觉。他介绍, 睡眠时间应尊重昼夜节律。每天晚上11点,人体分泌褪黑素,人开始出现困意,这时候睡觉半夜1-2点可进入深睡眠阶段。

如果确因工作影响不能按照睡觉,他建议白天尽量及时补觉,弥补睡眠不足影响。如果长期晚睡晚起,即使睡够8个小时,白天大脑的功能、体力都不会很好。

饮食和运动对睡眠有促进作用,不合理的饮食,不适当的运动会干扰睡眠。他建议,获得深睡眠,提倡白天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减少酒精,咖啡刺激的物质。

如何精准判断睡眠质量?郭兮恒介绍,睡眠监测仪可以动态的观察每天的睡眠情况,血氧情况,心率情况,同时又能客观的反映病人呼吸的状况,对睡眠动态的评价和对睡眠呼吸障碍的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可在医院的睡眠中心进行睡眠监测,也可选择便携式的仪器在家里进行监测。如果睡眠状况达到警戒值的时候,建议找专业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