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普园地
【科技扶贫】河北高油酸花生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
2020-09-03 浏览次数: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马爱平

高油酸花生因其在营养健康方面的突出优势而备受关注,高油酸花生是指油酸含量75%以上花生品种,它能够有效降低人体低密度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油酸花生种子和产品更耐贮藏,拥有更长的保质期,比普通花生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益,成为未来花生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日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产业技术体系油料创新团队主办的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推进暨现场观摩会在河北滦州召开。参会人员来到古马镇高油酸花生示范基地和杨家院村西百信合作社进行现场观摩。百信合作社所采用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吸引了观摩人员的目光。

2.jpg


“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政府重视是先导,企业拉动是关键,科技支撑是保证,规模化种植是基础,我国要不断提升花生的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严把纯度关、安全关、收购关和追溯关,真正的做好高油酸花生的产业链。”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指出。

“东路花生”享誉中外

“花生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长期以来,河北省的花生生产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常年播种面积达到400万亩,总产量超过100万吨,占全国的近10%,仅次于河南、山东,是第三大花生主产省份,并且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和种植传统等因素,所产花生以品质著称于世。”王戈说。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但是域内耕地匮乏而且极度缺水。

“高油酸花生都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第一,高油酸花生抗旱、耐瘠薄、抗逆能力强,能够充分利用中度及以上的沙质土壤,不与主粮作物争地。第二,高油酸花生在河北省的主要生育阶段气候耦合度好,正常年份基本不用灌溉,减少了水资源消耗。第三,高油酸花生是肥地养地作物,与粮食的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化肥投入,显著降低病虫害发生,有利于农业“双减”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河北省油料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教授陶佩君表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瑾介绍,河北省的自然生产条件非常适宜花生生长。目前,除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外均有较大规模的种植。以太行山山前平原和黑龙港低平原为主的种植区域内土地平整,土质沙壤,生育期雨热同期,收获期干旱少雨、可短时间内自然干燥,黄曲霉毒素污染低,品质优良,口味浓郁,是全国高油酸花生的优势产区和优质原料花生产地。

3.jpg


作为花生的传统种植区,河北省早在100多年前“东路花生”就已享誉中外,域内花生种植主体对高油酸花生的接受程度较高,种植技术和模式较为成熟。

数据显示,2020年河北省花生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其中,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突破130万亩。已形成冀东春花生区、冀中南平原河泛区和冀南春夏播花生混作区三个优势区域。生产大县已基本实现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优良品种和配套生产技术较完善,全程机械化生产正在稳步推进。

王戈指出,截至20208月,全国先后育成高油酸花生品种142个。其中,河北省培育出了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和不同产品加工型的高油酸花生品种34个,位居全国第三。同时,河北省在高油酸花生高效轻简化生产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完成技术规程规范等指导性文件7部,为高油酸花生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较低

虽然河北省在高油酸花生品种繁育、技术研发和种植推广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高油酸花生播种面积达到130万亩,登记品种34个,在全国处于领跑地位,但是,这种优势正面临挑战。

“首先是价格波动较大。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主要用于压榨,价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油料市场行情,虽然国内消费者对花生油有一定的忠爱度,但是其他食用油种类的价格变动依然会明显影响到花生,造成价格起伏波动,生产者利益无法保障。而除花生外,我国食用油供应的75%已被跨国粮商所掌控,国内的价格调控能力有限,因此,政策支持尤显重要。”陶佩君指出。

其次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较低。目前,河北省高油酸花生生产仍然以传统小农户自主性种植为主,新型农业种植主体占比不足30%。王瑾介绍,这就造成:一方面,高油酸花生品种繁杂、种植地块细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给机械化生产带来困难的同时也难以满足产业链后端的精深加工需求。而适应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专有品种也因不能有效推广,自身优势也无从发挥。另一方面,供应链只能停留在“农户生产-小贩收购-批发市场-分销市场”的初级阶段,无法升级。这导致花生加工企业和种植者同时都要承受原料价格波动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再次是良种产业化发展滞后。“高油酸花生用种量较大,一般亩均用种20-25kg,占到产量的10%左右,因此,种植户习惯自留种生产。同时,花生种子对机械加工要求严格,导致机械化程度较低,大规模经营比较困难,企利润有限,繁育基地建设滞后,所产种子纯度和质量不易保证。目前,河北省进入流通环节的高油酸花生种主要用于品种更替或调节余缺,产业化经营程度不足,这也阻碍了良种推广速度,进而影响了整个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进程。”陶佩君说。

与此同时整体机械化效率不高。王瑾指出,虽然河北省高油酸花生的整体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机具的作业效率和效果并不理想。受限于生产模式等因素,多以中小型通用机械为主,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性能不足、损耗率高等问题。省内大中型花生专用机械研发能力薄弱,高机械性能、高效率和高智能化的复式作业机具尚属空白,信息收集决策和自动调控等精准化作业体系尚未形成,总体仍处于机械化的初级水平。

此外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品牌知名度有限。“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链条完整,生产能力充足,但是加工端消纳原料的方式主要为压榨,其次为包装食品,属于比较低端的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针对花生蛋白、活性肽、非淀粉多糖等深层营养成分综合提取利用的高油酸花生精深加工比较缺乏,从而影响了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本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东路花生’、‘新乐花生’等域外影响力下降,而加工端的‘东方’、‘东宝’等基本属于小食品类别,影响力有限;主要的应用场景—压榨领域,甚至没有本土品牌。”陶佩君说。

建议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如何加快推进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陶佩君建议,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将高油酸花生纳入现代农业重点支持范围。建议把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作为推进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油酸花生的科技攻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围绕花生各产业环节予以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同时,建议政府主导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在高油酸花生主产区,重点支持种子和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基地;支持家庭农场和大户采用专用品种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支持将小农户纳入高嵌入度的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托管服务、五统一分等方式,提升整体生产水平,使得产业链条利益结合紧密、实现多方共赢,促进整体产业发展。”陶佩君说。

比如,建设标准化基地,加强示范带动。在全省花生优势区选择一批县(市、区)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一批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花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高油酸花生种植规模区域,重点示范减施化肥、增施生物肥料等土壤保育技术,推广减施农药及病虫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绿色植保技术,产前、产后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技术等,实现节种、节肥、节药,降低化学残留,减少重金属污染,减少塑膜污染,生产高标准“绿色”花生,增强优质专用花生原料供给能力,提升河北省花生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

王瑾指出,再次要强化种业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团队的人才优势,组织制定种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河北省科研机构的品种育繁水平优势,重点培育高产稳产、优质专用新品种,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培育抗病、水肥利用效率高、适宜机械化等新品种,满足生产需求;在特优区建设完善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种业销售公司,扩大河北品种在全国的市场份额。

“还要提升整体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种植模式。深入开展高油酸花生种植技术与生产机械配套研究,开发专用机具,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破损消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建立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示范区,带动全省高油酸花生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王瑾说。

“最后,要打造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陶佩君建议,针对河北省花生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着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支持产后加工利用,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后收储、加工能力,提升深加工与副产品利用水平加快加工产品开发,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一是支持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油酸花生规模化示范区、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与高端油脂、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对接,开展花生油精深加工,培育花生名牌。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花生休闲食品,以及高端西点配料、餐饮食品佐料、调味品,提升花生用作食品的比率。二是支持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延伸。出台政策扶持养殖场、饲料厂开展花生饼柏替代进口大豆饼柏,引导种植基地与养殖厂等企业结合,开展花生秧、花生壳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开发利用,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三是大力发展花生文化产业。通过挖掘、包装花生文化,提升河北省花生发展的价值空间、品牌影响力和价格话语权,让文化在提升花生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用花生文化引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