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科学技术局!
繁体| 本网站已经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地新闻
科技创新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平顶山日报 2020-09-24 浏览次数:

发挥人才作用 提供动能转换支撑力  
——科技创新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而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第一力量之源。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激励约束和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大力打造人才实现价值基地,锻造过硬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努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如何破解内陆地区招才引智难?我市立足实际,精准发力,创新招才引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政策入手,加强创新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鹰城英才计划”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人才新政31条”,为打造创新人才实现价值基地提供了战略引领。制定《平顶山市柔性引进人才(团队)暂行办法》,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顾问指导、挂职引进、星期天工程师、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才,发挥创新创造作用。

平顶山学院依托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研发基地,围绕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及生态修复等关键科学问题,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柔性引进院士3人,聘任博士14人,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创新力强的科研队伍,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为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市还紧盯产业发展需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努力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培育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真实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平顶山良好的科技人才政策,吸引了享誉美国的药物专家杜锦发及其领衔的高层次创新团队,来到平顶山从事抗艾滋病新药阿兹夫定的研制及产业化工作。该药填补了国内艾滋病抗病毒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白,荣获2017年度“中国专利金奖”。在抗击疫情中,阿兹夫定启动抗新冠病毒临床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人才既要靠引进,也要靠培养。我市在注重招才引智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才培育。

平台拉动,构建创新人才发展载体。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高端人才、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我市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多措并举,建设各级科技创新平台460家,集聚高层次人才近万人。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建设的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能源工业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2015年批准建设以来,集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张铁岗、谢和平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等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煤矿千米深井出现的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深井热害等难题,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作,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为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和矿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带动,广搭创新人才价值空间。在政策引领下,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1+7”制造业产业体系,瞄准产业转型升级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以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实施了一大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大科技攻关能力,为创新人才实现价值提供更切合实际的创新创造途径。由平煤神马集团张建国领衔完成的《深部矿井自进式水力喷射钻孔煤层增透成套装备与技术》荣获2019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我省能源行业2019年度唯一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以平顶山矿区为代表的我国中东部煤炭基地,在瓦斯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近年来,市科技局持续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用心用情留才,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多层次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扶持型”向“引导型”转变。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科技管理人员,自上而下分包重要科技型企业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服务指导。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解决市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扩产事项,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该企业帮助协调解决创新平台建设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我市130余名首席科技服务员也“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分包全市1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研发动态,解决创新需求,指导企业用好用活科技创新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记者 孙鹏飞 通讯员 关变娜)